课程详情
定制时装的未来
柏拉图说,现实与理想总隔着一段无法接连的距离,唯有艺术,人们借由之,模仿那难以企及的理想的美的境界。
沙龙主人:郭培
中国时装设计师,玫瑰坊服装公司董事长兼设计师。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手工艺与时装的结合并非易事,它们的结合常常被人们笼统,甚至偏颇地定格于几个所谓的"中式"抑或"民族"的元素,而我们却极少从历代更迭的角度更立体地关注这一议题。纵观传统手工艺体现在服装上的演变,既有阳春白雪,又有民俗市井,不分伯仲,满目琳琅。我们的传统生活美学中,小至一丝,针脚扣袢的挑选,大至款式、材质、色彩、搭配,均可悄无声息,却又无误地透露出穿者的社会角色,年龄品位,祖籍背景,甚至心境信仰。
观之香奈尔的神话,我们不禁为定制与民间工坊的联姻而鼓掌。定制,顾名思义,其间的"高",即法文"haut",不单单体现于价格,更是对每一寸细节之水准的至高定位。而现今,与成衣工业的速达及程式化相对应的,正是传统手工艺的独一性,以及来自世代匠心而汇聚的精妙。没有任何两朵香奈尔山茶花会是一模一样的,而它们却同样散发着唯有手工塑形才可达到的灵动之美。希望观者看到我设计中出自师傅们美轮美奂的绣纹时,也可同样体会到那份莫名的感动。
刺绣是细腻而温婉的,它将饱含着东方意蕴的美发挥至了;而刺绣又是需要品读的,它的精致及工艺有着太多的说法及象征意义,若不解其中味,便会令这些作品失色不少。因而,传统手工艺的价值难以单纯按工时计算,我们亟须的,是对这种至高技艺的敬仰与认可,并将其与时装对接,以期达到琴瑟合鸣的价值肯定。
饮水思源,若你了解了中国几千种不同纹样所蕴藏的含义的时候,你一定会由衷赞叹那一袭新娘裙摆上蔓化而生的吉祥寓意。但愿巴别塔只是一个传说,当你学习过,读懂了,必然会开始欣赏,之后认同,这才有了承传,直至新一轮的追捧。
我们不懈努力追求的,正是为了目见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手工艺这朵奇葩绽放在时装的土壤,并因此聚拢我国庞大的潜在消费人群。只有我们自己才是懂自己文化的,不是么?
文化与服饰上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服饰上的体现由来已久,传统元素是中国形式美学的核心所在,传承至今,我们所见的,便是青铜器与戏曲服装。这也是我在设计《怜相伴》昆曲系列服装时所学到的。戏曲的历史可追溯千年不断,从久远那藏传而来的傩戏,便可见其踪影。直至唐明皇李隆基这一史上的戏迷,在他名为"梨园"的花苑饮宴演奏,并亲临击鼓,中国的戏曲服饰便从此典制成式了。因此,戏曲服装源于宫廷,并由此美化,夸张。系统典制给了我们依循的法则,层层细分,分至曲目与角色。
比如色彩,戏曲服装分"上五色"与"下五色","上五色"为那些的君王、君子、军队等正面人物所用;而"下五色" 为其他的反面人物、草莽山寇、平民百姓所用。从颜色便可识别出君臣长幼,军民善恶。再讲到款式,面料,花色亦然:比方说,书生在读书与做官的差异便一眼可识。青年书生会佩"弱冠",踏矮踝的浅口鞋;而成年为官后便须着皂靴,戴"翅帽"了。查看明代官服,你会惊讶地发现,有95的元素与京剧老生的着装如出一辙。再比如,未婚着一种前面开叉,中间以丝带系住的"裙袄",头发也为垂肩,清清爽爽,鲜有发饰,多用淡雅的颜色;而妇人便着上"罗裙",盘发为髻,发际上戴七颗水钻,并多用浓重的颜色以示名分地位。纹饰亦如,有时间亲自走访故宫博物院的话,你会发现传自康熙乾隆时期的衣物与戏曲服装纹饰的相似度之高。
可知否,那来自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本就活脱脱地在我们的身边。
定制时装的艺术价值
柏拉图曾谈到,现实与理想总隔着一段无法接连的距离,唯有艺术,人们借由之,模仿那难以企及的理想的美的境界。
我希望我的设计不断传达的,正是这样的一个信息——服装可以是美到,甚至不真实的;换言之,是现实至理想的蜕变,是由实用向艺术的升华。
"一千零二夜"的神话至今历历在目,很多人都惊讶于鞋履的高度,也有很多人难忘高耸的花褶与倒圆锥围成的裙摆。这些元素,仿佛将穿者从现实中托举起来,或许这正是我潜意识中柏拉图所谈的"向上"的追求。许多人评论我的作品极尽,从细节,选材,版型,直至整体的气质,却鲜有人分辨出"此非彼也"。或许大家过多专注于现实层面的考量,比如,我坚持选用的水晶和皮草,历时弥久的工时,现在看来,确实是在挑战对"尖"的定义。而洛可可风格同样是的,抑或奢靡的;雍容的,抑或慵懒的。
我寄托在设计上的期待更希望是那种永远上扬的气势,所以我有意将原本可穿的实用性以难以实现的震撼取代;将伸展台上的美艳以仪式感的庄严倾覆。愿我的设计不仅仅满足了穿者的喜好,同时,将这份华服之大美,更多地表现于它所给予穿者的气质上,仿佛那圣斗士的黄金战铠。我认为设计本身对人的认同与嘉赏尤为重要,它将精神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它的主人。而这一点,也正大大地将定制时装的独特、艺术性体现无遗。
我坚信,当一切与精美的梦想一一实现的时候,我的设计与那理想的美更接近了。从图稿到制成,每一个步骤都是由现实向理想的迈进。我甚至执着地试图将"可能"变为"不可能",将优雅推至惊艳,由此向人们宣告,原来定制本身便是艺术品,它是无价的,是值得珍藏的。而我也充满信心,伴随着新贵人群的日益成长,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积累,必然令他们对结合了传统手工艺的定制时装能更深地认同并珍视。那才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定制。到那时,我们也会如日本人谈及和服时的荣耀感一般,追捧并支持融合中国元素的定制服装。它不但为我们所穿着,更是一件深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欢迎来电垂询: